2020 · 北京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——

行走通州大光樓及沿線 追憶運河漕運盛況

2020年09月27日09:17  
 

“雲光水色潞河秋,滿徑槐花感舊游,無恙蒲帆新雨后,一枝塔影認通州”,這是清代文人王維珍筆下的通州。在古代,通州是漕糧通濟之地,是北京城的“東大門”,地位舉足輕重。

那麼,當年通州漕運究竟有什麼樣的盛況呢,今天還有哪些歷史遺址呢?9月26日,“2020 · 北京社會科學普及周”大運河文化遺產科普行走活動邀請到了陳喜波教授,帶領大家到通州大光樓及附近沿線區域,現場講解有關知識點,快來一起了解下吧!

大運河通州段風光

大光樓

大光樓位於大運河與通惠河交匯之處,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,同治年間重修。明清坐糧廳官員在此驗收漕糧,因此也被叫作“驗糧樓”。清代詩人陳豫朋賦詩《名壩大光樓行》中有“崇欄杰閣懸巍昂,向背兩水流洋洋”“江淮河漢津程遙,肩負千夫聲力悍”的詩句,生動形象的描寫了大光樓及沿岸的宏偉景色以及當時的漕運盛況。大光樓毀損於清末,如今的“大光樓”系今人在遺址附近重建。

大光樓

五閘二壩

明嘉靖七年(1528年),直隸監察御史吳仲奉旨疏浚通惠河。為解決河道自西向東落差較大,運糧駁船難以西上的問題,修浚工程在東便門到北運河段四十裡的通惠河上改建了大通閘、慶豐閘、平津上閘和下閘以及普濟閘五座船閘,即“五閘”。

為避免人員密集往來妨礙漕運,修浚工程在大運河西岸建成了南北毗鄰的石壩碼頭和土壩碼頭,即“二壩”。石壩是漕糧轉運京倉的專用碼頭,土壩是漕糧轉運通州倉的專用碼頭。“二壩”作為通州城朝廷專用的漕運碼頭,每年南來漕糧在此轉運起卸,十分繁忙。

大運河遺址標識

燃燈塔

“一枝塔影認通州”說的便是位於京杭大運河北端西畔的燃燈塔,始建於南北朝北周宇文時期,明、清曾多次重修。塔內供燃燈佛,故名燃燈塔。燃燈塔為八角形十三層,磚木結構密檐式塔。在古代,很多漕船和商隊以這座燃燈塔作為導航標志。隻要看到燃燈塔,就意味著船隊即將到達目的地——通州。因此,燃燈塔也成為通州古城的象征。

眺望燃燈塔

通州之名由何而來?

西漢時,在如今通州區境置路縣,東漢后改“路”為“潞”,稱為潞縣。金天德三年(1151年),完顏亮於潞縣城西約八裡處,置通州,取“漕運通濟”之意。隨著北京成為都城,城市規模擴大,人口不斷增加,對糧食物資的需求大大增加,通州便成為匯集南方漕糧入京的“水陸要會”,迎來了歷史發展的又一次機遇。

古通州城復原雕塑

(責編:王小林、黃瑾)

關閉